电科人 | 传承,我们的创新源泉!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1-11 22:3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研究部的尹露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一时兴起自发报名的“SODA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不仅得到公司支持,而今还带领着队伍拿到了SODA优胜奖,收获5万元奖金。
电科人 | 传承,我们的创新源泉!
【概要描述】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研究部的尹露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一时兴起自发报名的“SODA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不仅得到公司支持,而今还带领着队伍拿到了SODA优胜奖,收获5万元奖金。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1-11 22:39
- 访问量: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研究部的尹露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一时兴起自发报名的“SODA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不仅得到公司支持,而今还带领着队伍拿到了SODA优胜奖,收获5万元奖金。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7月17日——
以团之名,以梦为马
从2015年至今,上海连续四年举办SODA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汇聚了众多大数据人才参与,助推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大赛联合指导方很有分量:是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大赛共同主办方是上海市经信委、江苏省工信厅、浙江省经信厅和安徽省经信委,让大赛公信力和影响力瞬间提升;大赛承办方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和联合协办单位沪苏浙皖四地大数据联盟更是为参赛者提供了长三角丰富的开放数据资源。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和大赛官网上特别列出的“交通”领域问题,尹露心头一热,报了名。从曾经求学的东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到曾任职的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再到如今的上海电科智能,尹露对于交通领域的热情一直没变。报完名后,她兴奋的跟同事分享了这一消息,没想到同事们纷纷响应,以“iTransport”之名,参赛团队横空出世!
事后,当小编询问她为何能够这么快集结这支团队时,她这么回答道:“是因为大家对交通的热爱,大家对于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期待,也期望能够通过比赛能够为智能交通的技术创新奉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凭借着满腔热血,“iTransport”团队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了区块链和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知识,Hadoop、Python、Spark等工具应用也是一边自学一边进行模型设计。朱毅、王维、潘志毅等同事也在各自领域给予他们支持。每天下班时间,当人们路过智能交通研究部时,都能见到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场景,尹露、王逸凡、丁婉婷、杨子豪、王俊侠聚在一起头脑风暴,探讨方案,翻阅书籍。
本着“让交通更智慧、让出行更安全、让城市更美好”共同的梦想,他们最终获得了前12名的好名次,捧得了SODA优胜奖的奖杯。
薪火相传,携手共进
其实,比赛的过程并不怎么顺利。
今年,除上海之外,江浙皖三省首次加入SODA大赛并首次开放长三角数据,因此知名院校、研究所、设计院、世界五百强企业趋之若鹜,今年比赛报名人数突破1000人,参赛作品超过500个,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见此状况,“iTransport”团队定了个小目标:“我们进复赛就好了。”
公司和部门领导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这群年轻人报名了比赛,看着他们每天熬夜改方案,特别批准他们可利用工作时间设计比赛方案。面对小编的采访,领导们是这么说的:“看着他们青春洋溢的脸庞,似乎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我们也曾为了工程和技术创新,日夜扑在公司,与同事彻夜探讨。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这次比赛得到成长,锤炼团队,未来能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当初赛成绩公布,100支队伍入围复赛,“iTransport”团队暂时排名第42名。
面对这样一个成绩,队员们既兴奋又有些不甘心。“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冲入27强,进决赛!”这样的想法萦绕在队员们的心中。
领导和技术专家再次给队员们伸出援手——
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赵怀柏,向首次参加这类比赛的年轻人分享自己多年业务体会和工作经验。作为专家型领导,他不仅在专业技术上为队员答疑解惑,提供区块链相关书籍,同时,他也从自己曾经作为类似活动评委的角度,指明了竞赛的方向和门径,帮助团队制定参赛策略;
在决赛答辩前夜,智能交通事业部总工还斌即使远在新疆出差,依旧抽空与队员进行远程视频,就区块链技术思路进行探讨;
智能交通事业部技术专家周剑峰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一直给予队员们全程技术指导;
大数据事业部总工吴超腾帮助队员作为跨部门外援,为他们提供了Hadoop数据存储的技术支持。
“电科前辈”的谆谆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让这群“电科新人”感动不已,也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品格上~
“不是场面话,是真的发自肺腑的感谢领导们的关心和指导!我们的胜利离不开他们的指教!”这是赛后队员们面对小编采访说的最多的话。
传承,创新
iTransport团队的作品《打造交通区块链打车出行更安心》凝聚着“新老电科人”共同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对智能交通事业的追求。它体现了传承与创新。
创新:这个作品凭借着“打造长三角交通区块链,打破中心化平台的数据垄断,实现更加对等开放、自主自由的大数据基础协议,建设更加安全、可信、开放、流动的移动出行新生态”的创新理念打动了评委,获得了优胜奖。
传承:“电科前辈”有着丰富的经验,为“电科新人”指点迷津、谆谆教导、无私奉献,携手共进;“电科新人”从“电科前辈”接过接力棒,不断探索新技术,而他们打破传统的思维也为电科智能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刻,小编从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电科精神的传承。因为智能交通的热情,我们在电科智能相遇;因为电科精神,我们在电科智能凝聚!
让我们再次好好看看这支队伍吧
“一时兴起报名了大赛,志同道合使我和队员们成队,贵人相助使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天道酬勤让我们最终获得佳绩。这是我,整个团队,整个公司对于智能交通的热诚,和为市民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美好的智能出行新时代的愿景。”
“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不仅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们整个团队通过紧密合作也得到了锻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比赛已落下帷幕,但我们‘让交通更智慧’的奔跑还在进行中。”
“我们团队是作为一个整体在一致前进的。获奖是我们共同努力、公司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
“电科精神都让我受益匪浅。加油,为智能交通行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用iTransport团队的获奖感言来做总结吧——
“我们助力交通出行,希望交通环境更美好,未来城市能够更加美好!”
感谢赵益、崔菁华、王雪雪、赵俊杰提供本文部分照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扫一扫,关注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3292号 | 沪ICP备10215852号-1